佛教禪定實修體系CW46
|
目 錄 |
A、三重敬禮 |
B、奢摩他(止)與三摩缽底的不同 |
C、為何修習大乘禪定前必須先修習小乘禪定 |
D、為何我們只討論這五種禪定 |
E、為何不討論「清淨禪定」? |
F、關於五鈍使 |
G、五門禪要法及如何依它們而獲致寂靜的心 |
H、五門禪要觀法應全部修習嗎? |
I、五門禪要觀的實證等級如何判別? |
敬禮 尊勝宗喀巴大師、
《四阿含》及五百阿羅漢
第八章
對治五毒的五種根本禪定
陳先生拿出一個小的象牙刻的髑髏,作為今天開示的象徵。空洞的眼窩凝視著,充滿牙齒的雙顎展露著,並且髑髏上互相銜接的骨塊也仿造得唯妙唯肖。它是一件和我們切身有關的藝術品,我們的主人說:「今天我們來談談它。製作這件藝術品的工藝家是個蒙古人,已經過世了;現在沒有人能製作出這樣的物品來了。」陳先生起身往他的佛堂走去,走回來時手上拿著這位牙雕工藝家的另兩件作品。一件的外表是地球儀,打開後裡面出現的,是非常細緻地雕刻的佛教神明吉祥天母。在小圓球的底部有一個蓮花基座,基座之底還刻有一個羯摩杵。另一件作品是一尊立姿的金剛薩埵像,充分表現出雕塑者的細膩和才華。陳先生把髑髏放在桌上後,又擺出份量、種類繁多的點心。髑髏在一旁看著。尊者說:「可見這一定是需要許多營養來維持體力才能完成的一個長章節。」陳先生筆直地坐在凳子上,凝神片刻,然後說出本章開始的禮敬文。他接著解釋說:
A、 三重敬禮
尊勝的喀宗巴大師降生時間距我們很近(1357~1419),而歷來偉大且學識淵博的西藏上師,如蓮花生大士、馬爾巴、密勒日巴都是在他之前。宗喀巴大師不但是學者,也是修行者,他的慈悲使我們至今仍能沐其法恩。它力倡小乘,在他的《菩提道次第》中,階段的分別是依據小乘教法的。在末法時代,要找到這樣一位強調修行小乘教法的必要的老師是猶如鳳毛麟角了。在漢地,長久以來都是傾向於與此背道而馳,許多偽師皆已公開呵斥小乘(他們當然自詡為菩薩)。甚至連佛學家也駁斥小乘,因此由宋朝以降,小乘教法一直被極為忽略。但宗喀巴大師出生於更晚的時期,卻提倡小乘教法。儘管近代能依之而修的人們仍非常稀少,但若沒有這位偉大聖師的努力,則根本連留心這些小乘教法的人都找不到了。因此,我們要以謙下感恩的心來敬禮宗喀巴大師。
為何我們要敬禮《四阿含》呢?它們是釋迦牟尼佛親口宣說的。雖然它們多半是小乘的教義,可是卻是三乘各宗各派的基礎。這些包含廣闊而又重要的經文已經完全譯成中文和英文,因為在貴國,英國,的巴利原文學會已成立許久。這是在西方弘揚佛法的一個良好基礎。此外,我們必須認清所有小乘禪定的目標都是以這些經典為根據的。我們應該藉由實踐這些遺教來表示對佛陀言教的尊敬。
參預了在王舍城的第一次結集的五百阿羅漢,是正覺佛陀教法的守護者。全仗他們的用心護持,我們才能保有這些法寶。感戴他們的大恩,我們應該向這些古代的聖者深深敬禮,他們可以說是我們的“校友”,因為我們有相同的導師-釋迦牟尼,而他們在圓寂之前都已證得種種神通力。他們確是我們應戮力效法的聖僧典範。
為何我們以這樣的次序來分別敬禮呢?因為宗喀巴大師不但是一位提倡戒律的學者,也是一位偉大的密宗上師。在密乘的不共傳統裡,顯教的「四依止」教法﹝參見第六章,B的 1. a. ii﹞,是完全顛倒過來的:依人(依上師)而不依原則(如書中抽象的陳述之類)。因為我們三乘一體的這個禪定體系終究是要導入密乘,所以我們先敬禮密宗上師宗喀巴大師。接下來的次序就是依顯教的傳統:先法而後人,所以我們先敬禮經典,其次再敬禮阿羅漢眾。我想阿羅漢們也不希望被安排在經典之前!
B、 奢摩他(止)與三摩缽底的不同
首先我必須提醒讀者再注意我們在第三章中為佛教禪定所下的定義:「利用禪定力來深入佛教的哲理,把它由抽象的概念轉變為具體的內證…。」接下來我們來談小乘禪定中三摩缽底的一些實修方法。
止與三摩缽底的差異如下:
1.依其本質,止不容許有辨別,不許有考察,亦無尋、伺;但三摩缽底的境界便與止完全相反,兩種思維(指辨別與思考)皆充分利用。行者運用止力來思考,並且依正見分辨以調心。這些對比定義的根本差別在《解深密經》中有詳盡的探討。
2.止可以壓抑煩惱,使之不再活動,藏起它們而不能根除它們。藉助三摩缽底,卻可以發掘及根除煩惱,摧滅煩惱障。
3.止是正思維的尋及伺的前行及醞釀。而三摩缽底是運用這份潛力來探究實相,並因而斷除所知障。
4.止是使實相顯現的基礎,因為寧靜的心使得實相有得以呈現的空間。但若沒有三摩缽底,是無法辨認它的。三摩缽底會使實相直接以體、相、用展現。修習止的時候,散亂的心會止息,而只餘本體,但這需要靠三摩缽底來確認。行者無法憑止來察覺它的三個方面,但依三摩缽底卻可能辦得到。
尊者指出這三方面正好對應了我們有系統地辨認事物時的「哪一個」「是什麼」以及「有何用途」的認知作用。
5.藉由止的力量,行者能開發前五種神通力。但運用三摩缽底,連第六通都可能證得。
雖說止與三摩缽底兩者有其差異,但在禪修過程中,卻是相互助長的。無止力,純粹的三摩缽底無法生起;沒有三摩缽底,行者的止力無法增廣加深。
因此,以做為基礎而論,止很重要,但要達到覺悟,則三摩缽底非常必要。對於有志習定之士,一定要牢記此二者是菩薩道一切階段的基礎!
C、 為何修習大乘禪定前必須先修習小乘禪定
1、小乘的歷史角色
中國歷史上的漢朝至唐朝時期便提供了一個好的例證。當時小乘、大乘並行,因此出現了許多聖者,其中甚至有些是阿羅漢。披閱這些聖者的傳記,可知它們在圓寂時身上都顯現出代表其證德的徵兆。若是證得阿羅漢果的聖者,他們的右手食指會豎立並且向後彎;證得阿那含果的聖者之中指也有相同的徵兆。同樣的,證得斯陀含果及須陀洹果的聖者,分別在無明指及小指會有此徵兆。這些記載說明那個時期小乘是非常活躍且有力的。
許多大乘的僧人雖然是抱持著大乘的心態,卻修習小乘的禪法。並且在一些大乘的經典中,也提到許多阿羅漢,且讚歎他們的成就。不止如此,許多禪宗的祖師雖然具備大乘菩提心,但在外相和名義上,都是阿羅漢。(例如佛陀所派遣去弘揚佛法的六十阿羅漢)。所以我們不應該以為小乘與大乘是扞格不容的,更不該驟然躐等進修大乘禪定。
然而自宋朝以降,所有派別的僧侶或在家信眾卻譌稱菩薩,且排斥小乘。雖然他們沒有離譜到說小乘不是佛陀所宣說的教法,可是他們過度宣揚大乘道,又詆毀小乘行者太過(斥為自私、無知、等等)。這些「菩薩」們因為他們自己錯誤的偏執,而把大部份的時間都用在奔走行善助人。他們一直為了「圓滿六度」而積聚功德,以致於罕有或根本沒有時間可用來習定。他們希望能利益他人,卻忽略了自己的修心養性,結果在根本上無從利益他人。
我很遺憾生在末法時代。在這個時代,很難找到願意修習小乘的行者了。近代的人們只想要容易下手的;他們不想聽受有關出離及道德的教示。這是很令人痛心的!
談到這裡,陳先生百感交集、淚水盈眶。
在我的每一篇作品裡,我以血淚來強調小乘的重要性!我竭盡所能的提倡小乘。
在場的兩位苾芻也被這份悲痛感染了,陳瑜伽士大聲疾呼地說:
如果沒有小乘,整體佛法的基礎就沒了,禪定的根基也沒了!沒有小乘禪定,就不可能進修大乘及金剛乘;因此更不可能有最後的証悟!!
陳先生揩了揩淚水,說道:
可是現在有許多人說他們喜歡密宗或參禪,然後對這些基礎的禪法連看也不看一眼便去遊戲似地修密、修禪。邪見使他們忽視這些禪法的根本基礎。
密和禪猶如高樓之頂端,只想建出頂部而不打算挖地築基是愚蠢至極的!而這些所謂禪宗和密宗的「專家」的行徑正是如此。
2、小乘符合當前的需要
在眾人追逐病態慾望的今日,小乘非常合宜。因為科技的發展,現代人的慾望容易被滿足,並且被引誘成貪得無饜。一般而言,人們多半過度受外境的影響,且現代世界的設計又是以刺激慾望為主。因為並非人人都能如願以償,所以為了達到目的,惡行便犯下,德性也喪失了。日以繼日,隨著慾望的滋長,功德遞減,惡行遞增。
非常強調離欲的小乘正是對治目前貪病的良藥。世間有不少好人認為適當的葯是在其他瓶內。他們提出的救世良藥叫做「民主」、「共產主義」、「共存」、「合作」、等等。這些沒有一種可以稱得上是醫藥,也沒有一種可以達到他們所宣傳的療效。每個權力團體都提出它自己的療法,但都是把經濟政策當成萬靈丹。他們都以物質主義為目標,都致力於拜金主義。亞當斯和馬克斯的主要著作的名稱便明確地顯示了這種意義;它們分別叫做《國富論》及《資本論》。對於金錢有類似的看法-金錢不但是必需的,更是滿足慾望的手段。這不是拯救人們的途徑。人們何不就他們眼前的證據來學習呢?就拿美國的一小部分統計數字來看:在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幾年,八大犯罪事例總數為:
1947年-1,560,000件
1950年-1,790,000件
1958年-1,796,000件
但僅僅在紐約州就有780,000件是有案可稽的,其中有354件謀殺案,1,100件強暴案以及6000件搶案。
青年人價值觀的混亂,可以由他們對性行為的低道德標準,及青少年暴力犯罪事件的增加來一窺其貌。1940年,在波士頓只有450件青少年犯罪事件的記錄,但到了1957年,卻已暴增了兩倍以上,增加到1030件了。由於性關係普遍開放,性病激增,在1958年有病歷可查的就有20萬個病例。擠滿了棄童或非婚生子女的孤兒院及棄嬰中心,正是許多人無法克制慾望而製造出來的悲劇性結果。
要對治這些流弊,唯一的療法就是減少慾望的力量,而有效的途徑就是小乘的教法。當房子著了火,以火救火是無濟於事的,只有水才能滅火。同理,脫離慾望糾結的方法,並非一再沈迷其中以加強慾望,而是依小乘教法中所強調的,藉由道德及捨離來減弱慾望的力量。
在此,我想把小乘的日常生活修習方式和多數西方人視為當然的生活方式列出表來,這兩者之間的對比是鉅大到無可比擬的。
十二頭陀行 |
現代西方生活 |
(食者有四:) 乞 食 |
由中國菜或法國菜的大廚所精心備製的盛饌 |
清晨飲水、過午不食,即一日只吃一餐 |
一日三至四餐,餐間用點心;食物來源有動物、蔬菜,以及具賀爾蒙、維他命、鐵等礦物質 |
坐食,即不吃任何零食 |
郊遊、點心、飛機餐點,現在甚至有太空餐 |
揣食,即吃適宜的份量 |
用動物肝臟做食物,甚至活活地煮食動物,一般都吃得太多 |
(衣者有二:)僧衣是由他人棄置的碎布及裹屍布所縫成的 |
最新流行的絲及羊毛製昂貴衣物 |
只具三衣 |
衣櫥裡掛滿了各式各樣的衣服,有毛皮、皮革的,甚至還有地毯 |
(住處者有六:) 只住在山洞、森林及空閑(偏僻)處 |
與家人及親友同住在佈置舒適的牢固房子內 |
住在塚間(尸陀林) |
使用各種奢侈品,有花園、游泳池 |
住在樹下 |
住在有各類生活用品的舒適房子裏 |
露天住(沒有任何的遮蔽) |
住在高樓,屋內有冷暖的空調系統 |
隨處住(隨處安住,不求安適) |
住各種舒適、奢華的旅館 |
常坐(住於只夠席地而坐的空間而不躺下來睡) |
不滿足於地球上的生活,還上了月球;睡臥在有彈簧床墊的高級名床上。 |
藉由上表,對於歷來佛教傳統中有些比丘、比丘尼自願實踐的這種專注而有助的離慾梵行,和現代人躭溺於各種享樂之中的對比,我們可以一目了然。前者藉由這些遮戒(但佛陀不開許過度的苦行)來減少及控制慾望。可是後者甚至於連自己煩惱的根源是來自於慾望的真相都一無所知,更談不上會想到要控制慾望了。要救助這些迷妄的人們,有小乘的教法可提供。
對西方人而言,這是很難接受的。我曾寫過許多書信給西方的佛友們,盛讚出離的利益。但他們給我的回覆,都是抱怨出離對他們是太難了;接著還指出我是東方人,處於人們擁有的東西少的環境,所以能夠按照既有的傳統輕易地捨離所有物。其實,我必須再強調,出離是佛法的初步;如果人們想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他們得自我調適以配合佛法。
陳先生說:「下面我講的這段話,你們一定得用粗黑的大字體來印出來。」
「我們應該引導不同國家的人們來遵循佛法,但是卻不可以改變佛法來迎合人們。」
佛法不能用來迎合人們的慾望及觀念,需要改變的是人們。這便是小乘出離的重要性。(筆錄者註:這點與菩薩的修習方便並不矛盾,因為在小乘初階的薰習過程中,這種不打折扣的態度是必要的。可是菩薩利生方便是屬於大乘,它們是在出離的基礎上接著修習下去才有的境界。)
有些朋友寫信給我,信中說:「唉呀,你就像古代的聖者,你在堅絕的出離上就像古德一般。可是我們呢,我們哪有可能辦得到?」
陳先生感觸良深地說:
有一個真正的佛教徒,遠勝於全世界的人都信仰一種錯誤的佛教。一個人至少先要能自度,否則如何度他?首先行者應該開發自心,有了很好的體證,然後才能設法幫助其他眾生。我們應該記取密勒日巴的殊勝範例:他完全出離,過著頭陀行的生活(雖然他不是比丘),經由他的毅力和精進,他證得大圓滿。佛教徒應該要重質勝過於重量。
這與一般基督教的態度恰成對比。基督徒常自豪地說他們有數百萬的信徒,可是這數百萬人的價值卻比不上像聖者法蘭西這麼一位偉大的聖徒的一根毛髮!
真誠的佛教徒應該引導人們修養他們自身,先修習小乘,然後再引他們進入大乘及金剛乘。如果他們不依循這個次第,佛法也不能只為合乎他們的口味而被做成甜美的糖果。有些宗教只在乎信眾的人數,而不在乎信眾的心靈品質,這是不好的。
陳先生臉上比剛才多了些光采,他說:「在英國有一線希望。成立已久的巴利原文學會在推廣佛法的根本教示上已頗有建樹。」筆錄者則評述道:「巴利原文學會應該贈送陳瑜伽士一整套他們出版的書籍,因為陳先生對巴利原文學會是這麼的看重又讚譽有加。」瑜伽士微笑著繼續說道:「今天我得到一個好消息,是倫敦佛教會的秘書給我來了一封信,信中提及一個佛教暑期班,以及由僧伽協會主辦為期一週的禪定實修。」陳先生非常讚許地說:「這真是好極了!」
D、 為何我們只討論這五種禪定
在小乘經典中時常提及的十二禪定已在第三章中討論過了。為何在此不予以討論呢?因為上一章的主題就是色界的四種禪定。無色界四禪也不是小乘特有的禪法,而是和色界四禪一樣,是佛教徒與非佛教徒都可以達到的定境。沒有聽聞過佛陀教法進而了解四聖諦的人,也可以修習這些禪定,但是好處有限。只有在聽聞了小乘教法,有了正見之後,內心才能對識的所在及空間的無限沒有疑問。修習小乘禪定可以超越心識和空間的概念,因為它能達到第九階次的果(阿羅漢),而不僅只是第八階段(非想非非想處,即無色界禪定的最高境界)。但它並非本章的主題,所以我們先按下不表。
那麼四無量心呢?它們在數量上是無限的,但修習它們只能增長福德(因而得到投生於某個天界的結果)。這是與解脫無關的。四無量心的性質是很好的,但我們會有篇幅討論在六波羅蜜以及密續中的一些類似性質(雖然層次不同),所以在此四無量心只談到此。
E、 為何不討論「清淨禪定」?
在上一節談過「根本味禪定」後,接下來我們要說明所謂的「清淨」禪定。這些「清淨」禪定是屬於「世間禪定」的第二大類(參見第三章)。屬於小乘禪定,以觀修外境為主的九不淨觀則是「出世間」的禪定,稱為「檢析禪」。後面我們要繼續討論的一切內容均涵蓋了它們。
F、 關於五鈍使
它們十分普通,又叫做「五煩惱」或「五毒」。在小乘基本的出離及淨化方面大家必須多下功夫,所以本書對於小乘經典中所宣說的修習禪定的障礙,以及如何以禪定來對治這些障礙的闡述,就得要格外完整。
五鈍使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份是前四項的貪、瞋、痴、慢;第二部分是最後一項的疑。人受到惡行及外境種種現象的迷惑而產生了前四種煩惱。為什麼稱它們為「鈍」使呢?因為在性質上,它們比五利使(參見第九章)遲鈍。五利使與思想或看法有關,並且居於主動,因為它們會引生五鈍使。五鈍使則較為被動而與受影響才產生的行為有關。除了唯物論者以外,幾乎每一種哲學都贊成「思想產生行為」的看法。
至於第五項的「疑」,它和四聖諦有關。由疑所引生的迷惑當然是心理上的,但卻與五利使所引生的不同類。它是一種不清楚,不確定,徬徨的懷疑,迷亂到甚至對於一切事物為苦的真理也不明白。它與對於業感緣起或緣起共生的教理的銳利存疑是截然不同的。
即使在一般的書籍裡,也都可以找到五煩惱的意義。所以也無須再詳加闡釋了。在此我們必須清楚認知的是它們在名稱上的區別。稱為「五毒」、「五煩惱」是就果位而言,亦即昔日的業行帶來今日的業果。而稱為「五鈍使」卻是就因位來說的,它指的是可能會招感來日業果的眼前升起的衝動。我們習定著力於眼前的內心驅力,因為隨著現在他們所受節制的程度,它們將來的出現就可能被限制住。如果我們現在不試著去控制貪、瞋、痴、慢、疑,那麼無始以來放肆的五鈍使將會繼續猖狂。
G、 五門禪要法及如何依它們而獲致寂靜的心
陳先生把這個小髑髏放在我們座位中間的地面上。他說:「藉它的幫助,我們可以了解專注的各項必經階段。」
這五種觀門的每一項都可以分為八個小項目。
1、 不淨觀
首先我們要再提到和現在這個主題相關的四層奢摩他及三摩缽底(參閱第七章)。
先是奢摩他的三摩缽底,行者一再地專注在同一點上。依此使得心進入奢摩他的第九階段(請參閱上一章),而後得以開始修習不淨觀之三摩缽底。
再來是奢摩他的奢摩他,是指行者達到了良好的專注──而「專注」不過是一般習用的辭彙。
第三種是三摩缽底的三摩缽底;前者指的是三摩缽底本身,如思維不淨的真理。而後者是做為對治的觀法,例如:正思維及正知,用以糾正失去正路的三摩缽底本身,使它回到真正的三摩缽底。
最後一種是三摩缽底的奢摩他。後者是指在運用三摩缽底時所達到的堅固的專注力(止),而前者即是觀的本身。
如果在修習不淨觀時,失去了正念,而不能把心專注在不淨的主題上,此時就要以正知來對治,才能儘快地恢復奢摩他。如果心雖仍持續專注在不淨的主題上,但力量不強,甚至產生昏沉,此時就要以正知來提振心力。
不淨觀總是伴隨著苦與無常的覺受來修習,所以很容易導致昏沉。對於任何引生不悅意的感受的主題進行觀修,往往都可以除去昏沉的障礙。我們應當如此思惟:今天正在快速的溜走,而無人知道死亡何時會來。如此思惟死亡,因而對之產生怖畏,你便不會把時間花在睡眠上。這是很好的對治法。
在談過這些預備概念後,我們應繼續來談不淨觀的八個小項目。
a.首先是不淨觀的本質。它的觀修運用了佛教徒習定手冊中所提到的屍體腐化分解的各種步驟。依梵文列出則為以下的九想:
(1)脹想 (2)青瘀想 (3)壞想
(4)血塗想 (5)膿爛想 (6)噉想
(7)散想 (8)骨想 (9)燒想
傳統佛教的學者把這九想與棄捨六種欲望連繫在一起。
所需棄捨的欲望及所應完成的觀修如下:
ⅰ.觀想死亡。一想到死,就會拋棄對於優雅儀態及華麗詞藻的貪慾。
陳先生起身說道:「我以前的一位施主非常的貢高我慢」,然後陳先生模仿這位施主似帝王般的走路儀態。在這個輕鬆笑談的同時,卻也是很嚴肅地重申這些觀修的重要,陳先生接著說:「是的,想一想死屍吧,死屍擺不出優雅儀態,也說不出華麗字眼的。」
ⅱ.觀想死屍沒有血色,青瘀泛斑。哪種慾望因此得以被棄捨呢?對於健康臉色和美麗膚色的貪著。
iii.觀修死屍的三種狀態可以摧毀對於姣好容貌及曼妙身材的貪慾。為此要觀修屍體腫脹、腐爛、被野獸噉食。
iv.觀修屍體膿血遍流,可以棄捨對性愛及性吸引力的貪著。
v.觀想骨骸及骨頭成粉,以揚棄對人身光滑、美好、細緻等的一切執著。
vi.總觀此九個步驟,可使人捨棄企求人身的欲望以及由設想而生的人身之可愛性。
如果可能的話,修習九想時最好能有真正的死屍或骨骸以助觀想。現在可能很難取得這些。若能有真正的屍體來協助觀想,可以產生最好的效果。不過若能依圖片而觀修,也會很有收穫的。
在下一回見面時,陳先生給筆錄者看了一張照片,照片中是一位博學的華裔優婆塞站在他藉以觀修的一具骸骨及其他遺體旁邊。
總的來說,不淨觀的目的是什麼?對治貪慾之毒!
b.第二項是不淨觀的一般性質。我們應思維人人受其所支配的無常;一切生命都會經歷死亡。即使連偉大的阿羅漢都不能躲過死亡,更何況是我們呢?
c.不淨觀的業力特性。修不淨觀可以引生對一般人所慾求的事物產生嫌惡感,因而減少貪的不善業、黑業。出離心使人造作愈來愈多的白業。
d.時間。在過去,無量的諸佛及其聖弟子們已圓寂;現在,我們的鄰居、父母、子女──無論老幼,都正邁向死亡;未來,相同的過程仍不斷繼續著。這是有關於三世的禪觀。
e.因果相應的原因。因為修習不淨觀,我們便不會去追逐人類的一般慾望。可是如果我們不修習不淨觀,我們就會被感官所覺知的「美麗」所誘惑。
f.功用的原因。修習不淨觀成功的話,可以滅除貪慾。
g.實際證悟的原因。在此我們應該以瑜伽宗所主張的三量來看。(參看第三章,E. (2)。)一、是佛陀對此主題的開示,是聖教量。二、思維一般人對身體美好的想法,以之對照人體實際上的不淨──這屬於比量。三、當不淨觀的修習者看到這個身軀歷經種種過程的情況而產生內觀的當下──現量,觀修者會證知不淨及無常的教法。一旦現量證悟,貪慾便斷除了。
h.真如的原因。不管修不修不淨觀,它的法性都是空的。我們不應太生分別,因為淨與不淨二者皆屬空性,而且法性是不可臆度的。
以下我們會按此八項分別討論其餘四種觀修。
2、慈悲觀。觀修慈心用以對治瞋恚。
a.慈心觀的本質是以慈心平等對待三種眾生:朋友、仇敵及此外之一般人。此時要觀修給予所有這三類人快樂及幸福。
b.慈心觀的一般性質是說一切眾生皆有痛苦,因此我們為何要增加痛苦?無論是男、是女,一切眾生在某時某處,都曾是我們的父親或母親;難道我們不應該幫助他們,使他們快樂?
被傷害或傷害他人,這種相對的狀態是持續不斷地變換著。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還想去傷害他人,就是太愚昧了,更別說實際去這樣做。慈心的觀修堅強了,我們就真的能給一切眾生帶來快樂。
c.業的性質。如果我們不瞋恨其他眾生,就不會因惡業的果報而使自己或他人遭受傷害。這是白業。瞋恨及傷害只會帶來惡果,且惡行是可能使我們遭受墮落地獄的果報。
d.時間。修慈心觀的行者應如此思維:在過去,已經有多少眾生過世,卻未能得到我的慈悲關懷?我必須充分善用現在的時機來使他們都快樂。我必須持續此善行乃至未來際。
e.因果的相應。在慈心觀的修行中,客體、主體以及所給予的安樂都沒有本有的自性──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
f.依照功能而言,修習慈悲觀可以淨除瞋恚之毒。
g.在實際證悟方面,我們應思維:
ⅰ.聖教量:慈悲心是佛陀的教法,所以我們應終生奉行。
ⅱ.比量:經由重複的修習而體會在絕對的意義上來說,是既無朋友,也無仇敵的。
ⅲ.現量:證得慈悲心時,行者像佛陀一樣,具有大慈悲心。
h.真如的原因。悟境深時,觀修在空性無我的法性中是沒有朋友也沒有仇敵的分別的。有了這樣的證悟,大悲只依實相而生。
3、緣起觀。修習因緣觀可以戰勝無明煩惱。
a.輪迴之大輪的十二輪輻: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它們都是無常的。無常是它們的自性。
b.十二因緣的一般特性是:它們是使人們受到擺佈的桎梏。它們是與自由對立的;如果不瞭解十二因緣的空性本質,反而執取它們為實的話,必定會受極大痛苦。
c.業力特性。若不修習十二因緣觀,我們不能明白為何會陷入輪迴而無能逃脫,因而又不斷地造作黑業。觀修十二因緣才能使我們明瞭由輪迴中解脫的方法。這便是善業。
d.時間。在十二因緣的組成架構中,三世和它們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過去的因對現在造成影響,接著又對未來產生影響。因為愚痴的人們不明白這種因緣法則的運作(但絕非宿命論),所以便被困在三世以及行為的無盡長流之中。
e.因果的相應。因、果、行為、覺受──這些都是相互依存的狀態,在彼此作用之下,產生痛苦。
f.因緣觀的功用能摧滅愚痴,然而這需要實修此觀以達成。
g.實際修證:
ⅰ.十二因緣是緣覺的主要教法。這是聖教量。
ⅱ.十二因緣以及它們在孳生惡業與積聚功德上的相互作用之方式,是比量。
ⅲ.現量證得:如果十二因緣觀修成功,可以獲得緣覺的果位,若能再結合大空的證悟,則行者得以獲致初地菩薩的境界。
h.真如的原因。因為一切眾生都依於因緣而生,沒有恆常不變的我,所以可以證得真如,因為真如也是無我的。
4、界分別(六大)觀。修習此觀是用以對治傲慢、自大、自負、自我中心等煩惱。
a.它的自性是依六大的各別性質而有不同:地大之性是堅性;水大之性是濕性;火大之性是煖性;風大之性是動性;空大之性是無碍性;識大之性是了知。
b.吾人的身體是由六大所組成,宇宙萬物也都是由六大所組成。它們普遍存在於一切現象之中,在任何一個現象之中都找不到一個「我」。
c.業力性質。若以六大來分析身體,則只會找到性質;既然沒有我,傲慢由何而生?沒有了傲慢,就能引生白業,因為此時個性已變成樸質又謙遜。不修習此觀,很容易產生這種念頭:「我很崇高、有學問、又聰明。」──這是傲慢,是黑業。
d.時間。以前入母胎時只有六大,現在六大繼續在作用,人死後身體之六大分解入法界。
e.正如同木材、灰泥及玻璃,在正確的組合之下,構成一棟房屋。同樣地相互依存的六大在因緣的搭配下就形成了「個人」。
f.功用:修成此觀,可以斷除自傲。
g.實際修証:
ⅰ.佛陀教我們要謙卑——這是聖教量。
ⅱ.把一個謙卑的人和一個傲慢的人相比較,前者比後者更能由教法中獲益──這是比量。
ⅲ.若我們達到了無驕慢,且以一視同仁的態度對待一切人,這就是現量證得。
h.真如的原因。一切事物皆由無我的六大所組成,法性也是無我,所以真如顯現。
5、數息觀。可以對治疑慮和散亂。
a.入息及出息之是長是短、是粗是細,都必須依它真實的狀態來觀察。這是數息觀的自性。
b.無論氣息是長是短,所有的氣息都是無常的,因為如果上一息呼出而下一息不進入,則死亡就來臨了(除非行者可以在三摩地中停止呼吸)。一般而言,一切生命都仰仗氣息而存活。
c.業力性質。如果不專注於呼吸,則心如無韁之馬,散亂的心會產生疑惑,因而造作邪惡的行為,這是黑業。專注於呼吸之後,氣息會變得細而均勻,同樣地心也寧靜下來;因而消除了散亂、疑惑及不善行為,而只造作白業。
d.時間的計算可以依氣息而不依時鐘。因此在金剛乘中有許多關於時間與氣息的教法,還有許多聖者可以藉由控制呼吸而控制時間。
陳先生以一則故事作為例証:
大成就者畢哇巴具有此種大神通力。他歷經長久的修習而能圓滿地控制呼吸。有一天他身無分文地到了一家酒舖,他一直喝酒喝個不停,直到店主人不耐煩了,要他把酒錢拿出來給他看,且先得付完賬。畢哇巴便回答說等到太陽光穿過了他手中握的玻璃杯的杯緣時,他就會付錢。同時他又吩咐老闆不斷送上酒來。太陽懸掛在天上七天,都沒有下山,也不能穿過畢哇巴手中杯子的杯緣。當地的國王自然對此現象非常驚訝,並徵詢左右他該怎麼辦。有人便勸他查訪一下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神聖的人在這一帶出現。國王派人查訪,找到了畢哇巴,他還在喝酒。國王替他付了賬以後,太陽才終於得以下山。
陳先生扼要地說明:
如果氣息在右脈(太陽為其象徵)被向下壓制著,那麼瑜伽士的身體內因之產生的暫停狀態就會反應在外在世界相對應的事物上。因此太陽無法下山。
陳先生微笑著說:「這個小故事只是用來為我們這麼多條例的講述裏增添一些生氣。這個故事非常貼切地說明了三時對於氣息的依賴。」
e.功用:修數息觀,數吸入息,可以延壽。這樣的話,我們知道了壽命全仗呼吸,確認了無常的教法,也因而斷除了疑惑與散亂。
f.沒有人在呼吸;氣息僅在出入而沒有任何真正的自我──它是看生命的因緣條件而定。
g.實際修証:
ⅰ.正如我們已談的,我們的生命仰仗呼吸,因為只要一息不來,死亡便降臨。這是佛陀親身的教誨,是聖教量,說人壽命的長度的確是一口氣的延續。
ⅱ.知道氣息的長、短、入、出,這便是比量。
ⅲ.當觀修者的氣停,且與奢摩他有關,他可能証取更深的實相三摩地──這是現量。
h.真如。入息、出息、住息、停息──都屬空性。吸氣是真如,呼氣是真如,開始及停止,都是法性。若修數息觀,則也會了解這個法性。
H、 五門禪要觀法應全部修習嗎?
問題是說:是否五種觀門應依照個人的喜好或最重的煩惱而個別選擇來修?
因為每個人情況不同,某種五毒煩惱在某人身上可能會特別強烈。這五種觀門應依所對治的毛病而有變化,並且任何顯著的疾病都應該以更多的相應禪修來對治。但是若只修其中一種,而閒置其他四種,這是很不智的,因為這種偏向一端的心靈成長會造成人格失衡。
<五門禪要觀法>日程表:
我為閉關者制訂了一套完整的每日六座的修習定課,希望它對專修的習定者能有實際的幫助。
清晨:一座,修數息觀。
為什麼在早上修數息呢?因為在此時精力充沛,心較容易散亂;再不呢,在我們剛睡醒時,可能不會馬上完全清醒,這很容易產生怠惰和懶散。數息觀可以幫忙克服這些狀況,而且清晨的空氣非常清新,所以專注於呼吸會特別有益。在本質上,它很容易和開發觀修的二個重要方面產生關聯:一是積聚資糧,二是了知空性。
午前:第一座,修慈悲觀──為了增長功德。
第二座,修界分別(六大)觀──以求了知空性。
下午:第一座,修不淨觀──與功德有關。
下午一點到三點,是貪慾強盛的時候,因為身體的氣向下走。在這段期間,觀修者應仔細專注於不淨觀,才不會使精液流失。
第二座,修十二因緣觀──以透徹空性。
夜晚:一座,再修數息觀。因為它有助於獲得奢摩他,發展三摩缽底,並能幫助修習者獲得良好的休息。
以上的方法適用於五毒煩惱大致平均的人。貪慾或瞋恚特別強的人應該依個人需要而調整這份日程表。
陳先生接著說:「不過我不贊成有些小乘老師所教授的六種品格(非經中所說的),我曾嘗試在自己身上找這六種品格,卻沒有決定性的成功。對我而言,更易於區分的是四種品格的架構:
1.性情急躁的(數息觀很有幫助)
2.性情遲緩的(需要修不淨觀以消除貪慾及執著)
3.聰明的(修慈悲心觀以平衡其智慧)
4.慈悲的(修界分別(六大)觀以增長智慧)。」
最後,對於不能成為專修的瑜伽士者,我有一點建議。如果一天只能修一次,那應該選清晨。起床後,確定自己完全清醒了,然後在禮敬三寶之後便坐下來觀修。如果一天可以修二次,那麼傍晚也是很好的時段。
這類人應該觀修哪一種觀法?他(她)應輪流把上述的五種觀門一天修一種,而在一週剩下的二天裏,則應該修習能特別有效地對治自己較重煩惱的觀法。
I、 五門禪要觀的實證等級如何判別?
為了把証悟的不同層次做精確的說明,每一種觀法的証量都可分為三個等級:
1、不淨觀
a.上品:觀修者在任何誘人的女性或男性身上都可立即看到不淨,一點也不覺得有任何美麗之處。不論身處何地,此不淨觀力隨時俱在,不只是在觀修時才有。
b.中品:觀修者只在三摩缽底中能具此不淨觀力,但在停止觀修時便不具備。
c.下品:只偶爾在夢中可以觀成。
2、慈悲觀
a.上品:慈心與空性相應。
b.中品:能把快樂給予仇敵。
c.下品:只能略為減少瞋恚。
3、界分別(六大)觀
a.上品:能體証法無我。
b.中品:可以看到身內五大的自然次序,且認識它們是地、水、火、風、空。
c.下品:只具有調合水火二大以預防疾病的能力。
4、因緣觀
a.上品:証悟人無我。
b.中品:藉由禪定力証得「識」的顯現。
c.下品:摧毀了錯誤的身見(薩迦耶見)。
5、數息觀
a.上品:外息斷,不再回返,而內息的運行也靜止。
b.中品:呼吸停止,內息未停。
c.下品:內息、外息皆未停止,但呼吸的次數能緩緩地,有規律地,也完全地數清。
至此應該也不用再說,上述的各種証悟經驗唯有透過個人的修習才會產生。所有這些實証等級的安立全是依據我個人的經驗,而不是由任何經論中抄出的。
陳先生原本是打算把此章與下一章的主題一起談的,但是為了能使內容更詳盡,所以他改變了心意,因此他說:「至於如何修習四禪定以及如何依此由小乘進入大乘的課題,最好留到下一次再講。」
桌上擺著那個小髑髏,我們應該謹記它給我們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