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上師林鈺堂瑜伽士開示錄

 

四無量心

簡繁轉換 - 繁體

弟子海涵來電郵提問:

因考慮到弟子基礎差,最近按照前行實修法進行了觀修,在四無量心部分,其中有講到:修慈心,暫時令人悦意,究竟成就報身的果位;修悲心,暫時無怨敵,究竟成就法身的果位;修喜心,暫時無有嫉妒煩惱,究竟成就化身的果位;修捨心,暫時令自心堪能,究竟成就本性身的果位。弟子有些不明白,為何會產生這樣的不同结果,能否請師佛慈示?

上師回答:

傳統的講解,一般都是將見、修、行、果的各方面分配對應。
實際上無從分開,也無從講解。
語言傳達,只能分開說明,讓人了解實際的各方面性質。
我們學習,只要了解見、修、行、果都有這些方面。
在實際修行上,圓融纔對,就要忘去理論及分別,依法天天做功課就對了。

弟子海涵回電郵:

感恩師佛,弟子明白了。

上師回答:

好。

如果不懂的,就會給你一大堆說明。
結果是,大家都留在一套想法裡,而想法是隨時可能忘,臨事反而添亂的。

 

二○二二年四月八日
養和齋   於加州

 

 

 

 

[Home][Back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