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門品偈自誦本〉的講解 開示及審訂:林鈺堂上師
世尊妙相具 我今重問彼 佛子何因緣 名為觀世音 假使興害意 推落大火坑 念彼觀音力 火坑變成池 具足神通力 廣修智方便 十方諸國土 無剎不現身 真觀清淨觀 廣大智慧觀 悲觀及慈觀 常願常瞻仰 念念勿生疑 觀世音淨聖 於苦惱死厄 能為作依怙
今天我們是在那個孔教會的場地呵,所以先向孔子還有他們的創始會長的肖像致敬。那,今晚要講的題目呵,空慧沒有說給我起一個特別的題目,他說隨我講,所以我就想講那個〈普門品〉啊,裡面的那個長偈。那麼,為什麼想講這個長偈呢?因為差不多一年多前呵,我一個感應呵,了解到說那個——這個偈的最後八句是很珍貴的,而且是有加持力的,所以我那時候就開始寫那八句偈,然後還給它做了一個簡單的解釋;都有文章在我們的網站公佈給大家。那,我自己就每天功課裡面也包括說,念誦這個八句偈。然後過了一年呢,到今年呢,差不多四、五月吧,或者三、四月的時候,欸,我就想說,我來把這個〈普門品〉的偈呵,仔細地讀一讀啊,有心想把它背下來,這樣子。 因為我當然很多很多年前是讀過〈普門品〉了呵,那,〈普門品〉呢,是釋迦牟尼佛在那裡介紹大家說,觀世音菩薩祂的修持是怎麼樣啊,行持是怎麼樣,然後祂的功德怎麼樣,然後祂怎麼樣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普渡眾生啊。那麼這個偈呢,是在經裡面呢,祂再——等於把經裡的重要的地方呢,用偈的形式再講一次;因為這樣的話,人家如果要記這個要點的時候,你背這個偈就容易多了嘛,比起背起整個〈普門品〉呵。那,我去看了呢,我就也查字典吶,喔——哪個字該怎麼讀啊,有些專有名詞是什麼意思啊,然後也慢慢去念啊、背啊;這樣子。然後,在這樣的過程的裡面呢,欸,我發現到說有四句偈呵,它的那個位置啊,照它的文體來看,不應該是在那裡;照它出現的地方的那一段的那個主旨來講,也不是適宜在那裡。所以我就呢,把那一個移到適合它的那一段的一個地方,我覺得這個地方放是合適的,我把它移了一下。但是我們私人不能說誰可以改經啊;要是私人都可以改經的話,今天我改一下,過幾天誰改一下,將來亂傳,誰都不知道原來真正的經是什麼;所以不能說這樣子。所以,我是叫它叫做〈普門品偈自誦本〉,就是說這是我自己覺得這樣念呢,比較順暢。那麼呢,給大家推薦一下而已,不敢說我要改這個經文,呵。 那麼,現在呢,我後來也在我自己背誦了,然後瞭解了意思以後呢,我也有寫一篇出來,在網站上都有,就是解釋這個〈普門品〉這個長的偈呀。那麼,在寫的時候呢,我當然是挑說,哦,什麼是重要;我的重點只是把偈的意思跟你講而已,所以比較細的地方,我有的就忽略不講了。那麼,今天我是想說趁這個機會呢,我來講一下。那麼,我想到什麼,就是會比只是用文章寫出來的呢,可能多講一些;這樣子。那麼,真正對這個偈有興趣的人,聽了這個也許就收穫更多一點,是這個意思,呵。 那麼,我就開始念四句、四句,然後解釋,這樣,呵。「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這是在經裡面呵,發問的那一位叫「無盡意」,是一位菩薩,無盡意菩薩;祂就現在開始要用偈,祂就說「世尊妙相具」,就是說,佛啊,「世尊」是指佛嘛,世間都要尊重祂的;「妙相具」就是說,祂有三十二大人相這一些,八十隨形好。「我今重問彼」,因為〈普門品〉裡面前面已經都問過,佛、菩薩已經開示了,但是現在是為了用偈的形式的時候,再問一次;「佛子何因緣」,祂問的問題是說,「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就是說,你介紹的這位觀世音菩薩,祂是什麼因緣呢,所以把祂叫做「觀世音」?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就是「具足妙相尊」,就是指釋迦牟尼佛囉,祂就用偈來回答無盡意菩薩。「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祂說,你聽我講這個觀世音菩薩的行持啊,「善應諸方所」,就是說你聽了以後呢,以後遇到各地的人呢,來問你的時候,那麼,你就要知道怎麼樣好好地回答;為什麼呢?我已經告訴你了,你只要照我這個回答,就是正確了。那麼,有的在這個地方就解釋這個「善應諸方所」,就是說,喔,祂是說,觀世音菩薩祂的行為呢——行持呢,是可以對各方有很好的回應,什麼。我覺得這樣講呢,太早了,因為佛、菩薩都還沒有開始講,在偈裡面還沒有開始講觀世音菩薩的行持是怎麼樣。所以,這裡只是一個對話——祂跟祂講,一邊跟祂講,一邊跟祂講說,以後你要照這樣跟別人講——咐囑祂流通的意思呃;這樣才比較合理。我們解釋這個,也要看這個前後文呵,在哪一個地方出現,不是忽然就跳到說觀世音菩薩怎麼樣去了。 「弘誓深如海」,就是說,祂所發的那個大的誓願,是像海一樣地深。那,你這裡要了解,所謂「深如海」,不是像我們現在有那些科學的儀器說,喔,哪裡海多深、哪裡海多深;不是的。古時候的來講說「深如海」,那是什麼意思啊?從我們普通人來講,就根本不知道有多深,就是「無限」的意思;祂的那個廣大的誓願吶,是無限的。「歷劫不思議」,而且祂這個誓願啊,不是說,喔,什麼時候發一個大誓願,喔,就沒有了;不是。祂是生生世世維持著這個誓願在做祂的菩薩行。「侍多千億佛」,祂所曾侍過的佛啊,多於千億呀;「千億」其實也就是——你不要說千億了,一億我都不知道多大;有沒有?真正讓你去數吧,你要數多久才數完一億呀,呵。所以,都是說無盡的啦。而且它這裡說「侍多千億佛」,哪來那麼多佛?在我來想,它講的就是曾侍過這麼多的眾生;為什麼?從佛看,每一個都是佛啊。所以祂說「侍多千億佛」,就是說,觀世音菩薩祂是無盡的、長遠的時期以來,一直服務眾生的;其實是這個意思。「發大清淨願」,而且呢,祂承侍了以後,祂——結果是怎麼樣?祂是發更大的清淨願。所謂「清淨」是什麼?無私啊;祂的願不是說,喔,我怎麼樣了,我要怎麼樣;不是這樣的。它那個「清淨」就是都是為了利他,沒有私人的考慮——就是整體的,想要利益一切眾生啊,呵;「發大清淨願」。 「我為汝略說」,現在呢,釋迦牟尼佛要為無盡意菩薩大概地說一下;「聞名及見身」吶,你只要聽到觀世音菩薩的名字,或者看到祂的形象——這個「身」不一定是說本人吶,就是你有看到祂的形象呢,「心念不空過」,你這個聽到的一聲,或者看到的那一剎那,這個呢,都不是白白的;為什麼?「能滅諸有苦」,只要聽到聲音,只要看到形象,都可以把——「諸有苦」是什麼意思?就是說,眾生所有的苦都可以滅。「諸有」佛法裡面有不同的解釋,但是我覺得比較適合的解釋是那個說,本有、生有、死有,還有一個是什麼——中有吧。就是說,一個——作為一個有情啊,你要麼,現在存在這個時候的;那麼,或者生的時候,生的那一段,出生的那一段,或者死的那一段。然後,後面還一個是,還沒有決定去哪裡那一段。那,這個就涵蓋你一個有情啊,所有的生存的、的狀況了嘛。所以說,就是說,不管任何一個有情在什麼樣的狀況下,你所有的苦呢,祂都可以給你滅掉;所以這個就不得了,只是聞名見身啊,哈。我們平常的想法是說,現在有什麼問題,要怎麼樣去解決,哈;人家不是哎,祂只要這樣,祂都沒有講說你要信。因為祂在那個〈普門品〉裡面也常常這樣講嘛,說,一群人吶,一群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並不是說每一個都要念吶;只要有一個懂得念,欸,困難都會解決啊。所以這個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佛、菩薩跟我們說祂是這個樣子。 然後下面這一段——剛剛這是開頭的一段,我問佛啊,佛回答啊,什麼,這樣;那佛大概講了一下。接著呢,這一段呢,佛是在講給你聽,觀世音菩薩——剛剛我講啊,只要聽到名字啊,看到形象啊,可以救你的苦哇。那,現在怎麼樣?祂一個、一個例子講給你聽,這一類的例子、這一類的例子。「假使興害意」,如果有人起了惡念吶,要害人啊,「推落大火坑」,把一個人丟到一大堆——一個大的火坑裡面去;「念彼觀音力」,那時候只要有人念觀世音菩薩,那麼,這個作用是什麼?祂的「力」就是說,它會有什麼作用呢?「火坑變成池」。這個是超乎我們想像,火坑已經不得了,火滅就好了,還變成池咧,呵。然後,「或漂流巨海」,或者呢,你這一個人,或者這一群人,在大海中的時候,「龍魚諸鬼難」,你海裡有龍的,遇到龍的襲擊呀,遇到種種魚的襲擊呀,還有鬼類的襲擊呀—— 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就是說,雖然在海裡,因為牠們的作怪呢,但是呢,你根本不會被水淹死;那就是這樣保護你——波浪不能沒。 「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祂說,或者呢,你如果在須彌山——那你要知道了,所謂「須彌山」是當時印度的宇宙觀,他認為我們人類呢,只是在宇宙的一個角落的一個洲上面;那麼,宇宙的中心呢,是有一個很大的山,它的形狀是這樣子的,叫「須彌山」;那麼,這個是其實不是我們人類可以去到的地方。在那個地方,那麼高的地方,如果有人把你推下去,那你應該是掉下來啊;可是呢,「如日虛空住」,你不會掉下來,你會像太陽一樣。太陽是怎麼樣?在空中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到傍晚的時候呢,安然地下山;他的意思是講,你就安全地慢慢下來。那你會想說,你如果以為是在講人,你說這有可能嗎?一個人可以在虛空中這樣慢慢、慢慢……你頭一個要了解,從那時候的世界觀,祂在講的,祂佛也不是講說,觀世音菩薩只救人嘛,祂是所有眾生都可以救的。所以就是說,在那個須彌山上的,那些其實是天人;天人的話呵,他在空中走路,就像我們在地上走路這樣,他可以這樣走的;他也可以飛,可是他也可以走。所以,本來他如果被別的惡的推了,因為那個力量,他是會往下掉,可是觀世音菩薩的保佑呢,欸,他可以像平常沒有事一樣,在那裡慢慢走下來;是這個意思。像這麼複雜的,我就那個簡單的解釋,我就不要寫了;我只跟你講說,即使在須彌山被推,也不會下來,呵;這樣子。 「或被惡人逐」,或者呢,你被壞的人追趕,「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啊;就是說你會毫髮無損。那麼,是什麼叫做「金剛山」呢?那也是當時的世界觀吶。有兩個說明,頭一個說明呢,是說,整個宇宙的最外圍呢,有一個叫「金剛鐵圍山」——那個也是不曉得多高、多大的山囉;如果在那樣的地方,被人家推下來,應該是很慘嘛,不管你是哪一類的有情。可是,觀世音菩薩呢,也可以保護你,讓你毫髮無損。另外一個「金剛山」的解釋是,就是指須彌山;反正就是都是非常高險的地方呵,都不會有事情。我們這裡要注意,祂講的這些例子就是說,遇到這種情況,遇到那種情況,火也不能害你,大海也不能沒你,什麼,這樣一類一類情況;這個是例子給我們看。然後,「或值怨賊繞」,就是或者呢,有很多人,他不喜歡你啊,把你包圍起來;「各執刀加害」,每個手裡都拿著刀要害你啊;「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吶,這時候只要記得念觀世音菩薩呢,欸,他本來很恨你,很氣你,要殺你的,欸,忽然呢,他自己心就變成慈悲,就是下不了手,那你就安了嘛。這多不容易呀,一群人圍著你,同時都不願意殺你了,呵。然後再來呢,「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這個是什麼?這一句就是本來在經文裡呀,是在比較後面的一段;後面那一段呢,是在講觀世音菩薩的功德啊。可是,這一段的這個形式、文體呀,明明就是跟這一些都一樣嘛,都是念彼觀音力,怎麼樣、怎麼樣;有沒有?而且呢,移到這裡來呢,就很合;為什麼?剛剛是「或值怨賊繞」,就一群人圍著你囉;現在這個講「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你去到法庭了,不是彼此在鬥爭嗎?你在軍隊裡面,正在打戰或什麼,不是很危險,也都是一大堆人圍著嗎?「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就是說,本來對你有怨恨的,敵方要打你啊,跟你諍訟的,要害你啊,欸,「悉退散」,他自己就退掉,你又沒事了。 「 或遭王難苦」,或者呢,你被那個政府的法令,判定說,「臨刑欲壽終」啊,就是要、要殺你了,現在都要到要殺你的時刻了;「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就你只要有念觀世音菩薩呢,欸,刀會斷掉,要砍你的刀會斷掉;這種事真的也是有的。以前也有過人是,人家要槍斃他,連開五槍都——那個都不敢殺了;哪有說五發都不出來;有沒有?這種事——有過這種事情。「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或者呢,你被關起來了,戴上刑具了——手腳有手銬哇,腳鐐哇,把你這樣捆住了;「 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你只要念觀世音菩薩呢,就會有因緣使得這一些都——就是說,手腳也自由了,人也出來了。「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或者有人咒詛你呀,或者有人要給你下毒藥啊——這些都是要害人的嘛;「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只要念了觀世音菩薩呢,這些要害你的不但不能害你,還使得想害你的人自己遭害了,呵。 「或遇惡羅剎」,所以它是不同類的;有沒有?這種困難、那種困難、那種危險,它一個一個跟你講說,只要念,這個都會過去。「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或者呢,你遇到惡的羅剎這一些妖神;毒龍,或者壞的龍啊;諸鬼等,種種的鬼類,會害人的啊;「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就是說,只要你念了觀音呢,那時候他就本來他想害你,一聽到觀音呢,哦,他根本不敢害你,而且會跑掉的——「時悉不敢害」。「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如果有很兇猛的野獸繞圍著你,一群要來吃你了——牠們牙爪都是很尖銳的,這麼可怕的時候,「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你只要念觀音呢,牠們自己會趕快四散奔逃。「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燃,念彼觀音力,尋聲自迴去」,蚖蛇呢,蚖蛇是一種毒蛇啦,也有講四腳蛇,蝮也是毒蛇,百步蛇,蠍是蠍子,當然也是有毒的囉。然後,「氣毒煙火燃」,氣毒是毒氣囉,煙火燃就是說,哦,或者很大的煙啊,很大的火啊;在這麼危急的時候呢,「念彼觀音力,尋聲自迴去」。就是說,你遇到這個時候,你好好地念觀世音菩薩呢,牠聽到觀世音菩薩,牠自己退回去了,就不來加害你了。 「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喔,你遇到這個黑雲密佈囉,打雷呀,像鼓一樣啊,轟轟轟轟轟,呵,「掣電」就是有閃電一直下來囉;「降雹澍大雨」,就是說有那個冰雹啊,然後,下很大的雨呀,快要水災囉,怎麼;這個時候呢,「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只要念觀音呢,它們就馬上減緩,而且散開,沒有了。「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吶,上面講的就是,眾生遇到種種的困厄,就那個——你困在這個環境裡,你根本很糟糕,可是你也沒辦法——「無量苦逼身」。那時候你不是很苦嗎?「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啊;觀世音菩薩呢,祂有那個——「妙」就是說奇妙,根本我們不能了解,可是祂那樣的智慧的能力呢,能夠把我們從那樣的困境裡都救出來。上面給你講了種種的例子,這裡是一個總結,說祂能夠這樣子。 然後說「具足」——下面是講祂這個不只是剛剛講的這一些例子囉,呵,祂要說明說,這個祂是在對所有各地方的眾生,祂都在這樣做的。所以祂接著說,「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是說觀世音菩薩祂神通力是具足的,就是什麼樣的神通力祂都有。然後呢,「廣修智方便」,就是說,祂已經歷劫以來為眾生服務呢,已經知道說遇到什麼情況,該怎麼解,祂都知道了。「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任何地方,所有的國土——就是地區囉,呵,祂都出現過;只要你有苦,祂就會出現。「種種諸惡趣」,接著呢,是講說,我們六道裡面有那些惡道;有沒有?地獄、惡鬼、畜生啊,「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在這種道裡面呢,「生老病死苦」,甚至連惡道裡面的眾生,他所遇到的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啊,「以漸悉令滅」,就是祂都漸漸地把你這一些苦呢,能夠消除掉;為什麼?祂不只是像剛剛那樣講,一時的困難解決啊,祂還——你看那個〈普門品〉前面吶,祂說你什麼身,祂就現什麼身,而為說法。就是說,祂看你是什麼類的,祂就來跟你同類呀,那你就容易聽祂的話嘛;然後呢,祂也知道你的處境啊,祂講的話你也容易接受啊。然後呢,祂「而為說法」;祂怎麼樣救你呀?最基本上祂是,佛法都是靠說法;為什麼?就是說,你要跟他講明說,真相是什麼;你瞭解了真相,你自己就會走出來;你不瞭解真相,你都是在迷執裡面,誰也拉你拉不出來啊;有沒有?我要教你這樣比較好,你自己一定要往那邊跑,誰有辦法? 所以,佛、菩薩的救渡,最基本是讓你看到真相;真相是什麼?就是說,我們真正經驗的東西呢,都是你也沒辦法。今天來到這裡,這個樣子,你有辦法改它一點嗎?外面的有什麼聲音,什麼,我們能控制嗎?什麼東西你都沒辦法,但是你一生就是活在這個裡面而已呀,而這個東西是怎麼樣?一直在變而根本抓不到。你在抓的,喔,我有什麼產業呀、我有什麼關係呀、我有什麼、什麼,那是你心裡抓才有,你真正遇到的不是那一些,那一些是在你心裡而已呀;對不對?現在電腦給你當機,你銀行有多少錢啊?呵呵呵,誰都不知道啊;那些是人間的那個種種想法,大家同意而在而已呀,實際上你遇到的不是這個,實際上你的是,生的時候也沒辦法,死的時候也沒辦法,就是這樣一直過的。你要是懂這個,你有什麼好怕死啊?死也只是這樣子,死了以後也只是這樣子啊。祂佛能解脫,只是了解這一點。祂不在那裡自己攪自己說,這樣比較好,那樣不好;這樣行,那樣不行;這叫「苦」,這叫「樂」;你越有執,你就只有苦啊。祂是看清了說,真相是這樣子——你什麼都沒有哇,只是你以為怎麼樣而已呀;啊,你以為的跟實際是有很大距離呀,你實際的能經驗的,永遠只是這個。你懂這個的話,你就是過日子而已,但是也不是說,這樣子就是很消極;不是。為什麼呢?說是容易呀,哪一個放得開啊?一點都放不開啊。你是已經被綁慣的,你是那個層層的蠶繭裡面的一個東西呀,你這個蠶繭怎麼出來?你不出來的時候,講的都是空話;說是說,哦,你抓不到。你已經抓習慣了,你根本放不掉,那你怎麼辦? 所以,我們懂得道理以後,還是得修,啊,修裡面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就是說,這一些東西所以能夠把你套住,是因為你的心在那裡,你整天想這個的話,這個東西當然在;但是,你又沒有辦法不想。你說我不想的時候,也還是被它想,被它牽住,唯一的辦法是一個佛號、一個咒語。這個跟這一些真的沒有關係嘛;什麼關係?找不到關係。它唯一厲害就是說,它沒有關係,沒有關係你肯念;那時候你的心,稍微呼吸了一次新鮮空氣,只有這樣而已。然後,你就慢慢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等到你習慣這邊的時候,那些東西到底在哪裡?你原來以為有的,到底在哪裡?是你心去抓才有哇,你心不抓的時候,它自己不見了;你也不用趕它,它自己不見的;它都是你心裡想而已,沒有——不在的,沒有真正的存在。所以,佛是先跟你講法,講法以後,還要告訴你一個方法,讓你去修;接著呢,你自己的事囉,佛也沒辦法。所以祂要示寂了,祂要涅槃了;我都跟你講了,你自己做不做,那就沒有別人了,是你自己的事囉;對不對?你根本不知道怎麼樣出來,我連怎麼樣出來,怎麼樣基本道理,什麼都跟你講了,你還是不肯,那你再去苦吧;等你苦夠了,你再、再、再做吧,就只能這樣子了。 那麼,接著呢,你看,祂下面就要講觀世音菩薩的那個智悲這一些。祂說,「真觀清淨觀」,第一句話是真觀吶,這是很重要;為什麼?佛法根本是讓你看到實際是什麼樣子而已呀,所以它的基礎是在我剛剛講這個真觀吶,就是你要看你真正能體驗的是什麼;這是唯一的實在,沒有、沒有這個以外的東西呀;你隨時都只是在你的體驗裡面。而且這個體驗是,你也拿它無可奈何的;不是說我能挑,你能挑的太有限了。它真正整體那個,誰能挑?那麼,真觀,而且清淨觀,什麼意思呢?這個真觀呢,就是它是離於我們世間的想法,想法都是說,喔,這個好啊,這個壞啊;我只要這樣啊,不可以那樣啊;那個都是人心自己攪進去的,它本身沒有。你的經驗裡面沒有說,這個是好,這個是壞;它根本分不出這一部分、那一部分嘛。我們來用觀念分,喔,這裡是桌子,那裡是椅子;我們有個距離。那是想了以後才有的,真正現在經驗的時候,它根本沒有講一句話,沒有任何這一些觀念。你現在真正經驗到,任何時候經驗到,都沒有任何分,它是一個整體——現在這個樣子,等一下熱得要死,等一下怎麼樣子;是整體。 那麼,「廣大智慧觀」,能夠看到這個實際怎麼樣,能夠看到沒有觀念的限制的時候呢,是廣大智慧;因為你那時候就了解,其實根本無限,所有的限制我們人自限,人的腦袋編出來的東西,把你限制而已。你要是能夠沒有想法,你是無限的;那是為什麼佛、菩薩那一些感應,什麼,你看,祈禱都是我們來想的話,喔,太平洋彼岸囉,喔,多少英里、公里呀,怎麼樣囉,又沒有無線電,也沒有Line吶,也沒有什麼那種,怎麼辦啊?欸,人家他們根本就不去想這一些的時候,他那個——你以為有距離,在他來講,沒有距離呀,所以祈禱能夠幫助是這樣子,是因為其實沒有距離;你心裡已經定了一個距離的時候,它就不能通了。你自己怕了嘛,你想說,這個怎麼可能,這個怎麼可能?他——根本就不可能。他是連那個觀念都沒有的時候,哦,說救,就是救到的;就是這樣子而已。但是這個是你要真的照修法修久了,你自己比較從這一些束縛裡出來以後,才有機會去體驗到一些經驗,這種事情。但是,實際是有的,但是要靠你努力很久以後,你才有機會體驗,就是這樣。那麼,「悲觀及慈觀」,祂如果無限的時候,祂看到眾生苦,怎麼會不悲?祂無限的時候,祂看到眾生,祂怎麼會不想給他樂?怎麼不慈啊?呵。「常願常瞻仰」,就是說,在觀世音菩薩,祂發大清淨願啊,就是祂常常就因為祂是在那樣的無限的環境裡,所以祂總是,哦,你們還是這麼苦,喔,你們還——希望你們得樂;有沒有?祂就常願了。那,我們是怎麼樣?我們是常瞻仰啊;我們是做不到,可是我們如果知道祂是這樣的話,我們是不是很希望說,有一天我也能像你一樣。所以,這裡常願常瞻仰是兩方面;常願的是觀世音,常瞻仰是我們這些仰慕祂的。 然後,再來呢,「無垢清淨光」;這個就講說你真正本來的這個、這個智慧,這個我們能夠感受的這一點,它是無垢,就是說沒有世間的這個分別的。而靠著這個呢,「慧日破諸闇」;所有你原來現在你在什麼闇裡面——喔,我執著於某種感受啊、我執著於某種想法啊;有沒有?你被這一些東西限制;就好像說,太陽被雲遮住了——你在闇裡面。你如果能夠放掉這一些,無限的時候,「慧日破諸闇」,自然就所有的這一些限制就沒有了。「能伏災風火」,就是說世間所有的災難,它的厲害就像大風大火;有沒有?普遍地造成很大的災害。可是,它的根源是在哪裡?根源是因為人的執著,人的有限、自限。那麼,靠這個智慧呢,你要是能夠把這個根源,從不受這個根源限制的時候,你就能把世間的種種這種像風像火的這個大的災難呢,就消弭無形了;因為它沒有根源,它就不會產生這些災難出來。「普明照世間」,就是說,它這種無限,呵,不受任何觀念,還有情緒、習性限制的這種智慧呢,可以使得世間呢,得到照明;為什麼?世間的人看到說,哦,觀世音菩薩做,跟我們怎麼這麼不一樣,呵?我們都是在那裡講究說,你對我怎麼樣、我對你怎麼樣;什麼計較啊、條件啊,什麼。欸,人家就坐在那裡,你來跟他整天抱怨,他也是好好聽著;有沒有?它這個就讓你有機會去反省,然後自己願意出來;「 普明照世間」是這種意思呃。你要是看不到有這樣不一樣的,你就想不到還有這樣的事呃。 「悲體戒雷震」,祂這個是無限,所以祂跟一切是同體的;那麼,世間有這麼多的苦,那麼這個時候呢,祂的行為跟你不一樣。「戒雷震」就是說,祂的行為是該做——什麼是該做,什麼不該做,就不一樣;不一樣的時候呢,可以給你一種警醒,像一個雷。你說,欸,像我那個北京有弟子,他去魚店嘛,買那個魚呀,要去放生的;那麼,那個賣魚的是個小姑娘,那個小姑娘說,喔,怎麼樣、怎麼樣……在教他說,人家普通買去吃嘛,怎麼樣比較好,怎麼樣、怎麼樣。他跟她說:「哦,沒關係,我這是去放的。」那個人聽了很震驚啊,哪有人拿錢買了去放的,呵,每一個買了都是去吃的嘛,呵;欸,這個怎麼買了,花那麼多錢要去丟掉?真的是震驚啊;這就是「悲體戒雷震」的意思呀。菩薩的行持,跟我們世間的那麼地不一樣呢,可以給她一個警醒啊。為什麼有的人跟你做的完全不一樣?你的考慮為什麼他都沒有?他為什麼做的你覺得是笨蛋才會做的?你——為什麼他會做?是不是「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祂那個慈悲不是說,這裡特別照顧這個、特別照顧那個;不是。是一個很大的雲,就是什麼?所有的有苦的,祂都要照顧,讓你不那麼苦嘛,呵。「澍甘露法雨」,你看,佛、菩薩救渡最根本的地方是「甘露法雨」;就是說,跟你講法,讓你知道你的煩惱、你的苦惱、你的痛苦的根源是什麼。你自己要看清了,才能從根源上解脫啊;不然的話,沒有用的。這一次救你,你還不是馬上又下一次;對不對?或者同樣的問題,你又再犯、再犯,那,救到什麼時候?不可能的。只能說,哦,幫你看清事實是這樣喔,是你自己搞錯了喔,那你願不願意出來?你不願意出來,你下次還苦的時候,也只能再跟你講啊;講的是同一個道理呀,你什麼時候接受,是你的事啊。可是,祂根本上解決是「 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祂給你解你的煩惱,不是說,只是一下子灑一個甘露——這一陣子熄了,等一下又起來了。祂是要滅除啊,祂要使你所有的煩惱,真的都沒有掉。煩惱害你的時候像火焰在燒一樣,我們生氣起來也是像火焰;所以,「滅除煩惱焰」。 「妙音觀世音」,就是說,什麼是「妙音」?音聲本來是妙的;為什麼?根本抓不到,也不是你能控制嘛;忽然有這個聲音,忽然沒有了,真的在哪裡,其實是不知道。你是後來的觀念講,喔,發生地點是這裡,什麼,那個不是真正你當時體會的,那是你的觀念在想要解釋而已。真正聲音——現在我這個聲音,哪裡來,哪裡去,不知道;只是一直來了,一直來,一直不見吶。然後,也不可能追啊;妙音吶。「觀世音」,就是說,這樣子的來看世間的音。梵音,其實祂是清淨的;這個清淨是本來清淨,不是說我說祂清淨啊,你這個靡靡之音,不是那種清淨法,是說祂本來清淨,祂本來沒有說好壞。「梵音海潮音」,「海潮音」是什麼?不是一陣一陣來嗎?也沒有人能控制它嘛,它自然來,自然去。就是說,其實所有的音聲都是這樣子。「勝彼世間音」,什麼意思「勝彼世間音」?這一些聲音本來是這樣呢,跟我們世間音——世間音都是在——喔,我說什麼啊,我唱什麼啊,我認為什麼啊;有沒有?種種見解呀,人的見解,人的那個——判斷,人的那個好惡,什麼,都夾在裡面的,這一些給你帶來的是什麼?你也執著你這一套,我也執著我這一套,各執各的;然後就是什麼——爭鬥啊,然後鬥到厲害,打仗啊,殺人吶;那,是不是勝彼世間音呢?人家這個音是自然來,自然去,也抓不到,不會有事啊;那,哪一個比較好?「是故須常念」。所以我們要常常記得啊,記得說聲音本來是這個樣子,不是我們習慣的這種紛爭的、計較的這種聲音;不是這樣。那是你心裡的執著,彼此互相害而已,真正聲音本身是沒有這些事情;所以,我們要記住這幾點,免得受我們執著的害。 「念念勿生疑」,然後最後總結了,這八句就是全經精華,祂的加持最主要也在這八句。「念念勿生疑」,就是說,你呀,心裡的念頭,不要有疑念起來;懷疑什麼?懷疑觀世音菩薩,「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祂是說,為什麼不要你懷疑;不是說,喔,我們是那個權威,我們是有權力,不准你——你怎麼樣,我怎麼樣罰你;不是這個意思。祂是「觀世音淨聖」,祂是跟我們世間沒有關係的。你想來想去,都是你世間心吶;你從世間的想,喔,是不是這樣啊?是不是這樣啊?祂根本跟你這個沒有關係的。祂是跟你講說,祂是超出你的能了解的範圍內,你想的都只是你自己的問題,跟祂無關的;所以,你不要去白費心力。「於苦惱死厄」,在你苦惱的時候,遇到生死關頭,有困難的時候,「能為作依怙」;祂能夠保護你。你要記住這一點,你忘了祂這一點說祂是能保護你的,你還在那裡懷疑祂,你到底在幹什麼?你自己愚癡了。所以,祂這個是好心,不是說我要勉強你不能懷疑,而是說,你要搞清楚,這個是能救你的人,你還去懷疑祂,那你是給自己找麻煩;還有什麼?好心告訴你說你要搞清楚,人家根本跟你想的沒有關係,你不要被自己的想法綁住了,而不能得到祂的救護;這是好心。佛、菩薩這樣告訴你。 「具一切功德」,祂為什麼具一切功德?你要知道佛、菩薩是無我,祂沒有說,哦,我有這個功德,我有那個功德;不是這樣。祂是說,所有的救渡的事情,祂一直不斷地在做;祂一直不斷做的時候,這才叫「具一切功德」。這個不是我們人的說我有什麼,而是說,祂是這樣的一個,一直在做救渡的事情。「慈眼視眾生」,祂看你除了慈悲以外,沒有別的;祂只可憐你啊。「福聚海無量」,祂也不是說,喔,我做了很多福德、功德;喔,我的福這麼大——海無量;不是這個意思。就是說,祂為眾生造的福哇,已經像海一樣無可計量。所以,都不是在講祂怎麼樣;而是說,祂有這樣、這樣、這樣的功德,祂一直在給你服務。「是故應頂禮」,所以我們感激而應該來頂禮的。 所以,這就是我所了解的,給大家講一下;好,就講到這裡。 吉祥圓滿
二〇二四年七月十九日
|